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Search this document 
  
  
  

expand section01. 
expand section02. 
expand section03. 
expand section04. 
expand section05. 
expand section06. 
expand section07. 
expand section08. 
expand section09. 
expand section10. 
expand section11. 
expand section12. 
expand section13. 
expand section14. 
expand section15. 
expand section16. 
expand section17. 
expand section18. 
expand section19. 
expand section20. 
expand section21. 
expand section22. 
expand section23. 
expand section24. 
expand section25. 
expand section26. 
expand section27. 
expand section28. 
expand section29. 
expand section30. 
expand section31. 
expand section32. 
expand section33. 
expand section34. 
expand section35. 
expand section36. 
expand section37. 
expand section38. 
expand section39. 
expand section40. 
expand section41. 
expand section42. 
expand section43. 
expand section44. 
expand section45. 
expand section46. 
expand section47. 
expand section48. 
expand section49. 
expand section50. 
expand section51. 
expand section52. 
expand section53. 
expand section54. 
expand section55. 
expand section56. 
expand section57. 
expand section58. 
expand section59. 
expand section60. 
expand section61. 
expand section62. 
expand section63. 
expand section64. 
expand section65. 
expand section66. 
expand section67. 
expand section68. 
expand section69. 
expand section70. 
expand section71. 
expand section72. 
expand section73. 
expand section74. 
expand section75. 
expand section76. 
expand section77. 
expand section78. 
expand section79. 
expand section80. 
expand section81. 
expand section82. 
expand section83. 
expand section84. 
expand section85. 
expand section86. 
expand section87. 
expand section88. 
expand section89. 
expand section90. 
expand section91. 
expand section92. 
expand section93. 
expand section94. 
expand section95. 
expand section96. 
expand section97. 
expand section98. 
expand section99. 
collapse section100. 
卷一百 集說
 3025. 
 3026. 
 3027. 
 3028. 
 3029. 
 3030. 
 3031. 
 3032. 
 3033. 
 3034. 
 3035. 
 3036. 
 3037. 
 3038. 
 3039. 
 3040. 
 3041. 
 3042. 
 3043. 
 3044. 
 3045. 
 3046. 
 3047. 
 3048. 
 3049. 
 3050. 
 3051. 
 3052. 
 3053. 
 3054. 
 3055. 
 3056. 
 3057. 
 3058. 
 3059. 
 3060. 
 3061. 
 3062. 
 3063. 
 3064. 
 3065. 
 3066. 
 3067. 
 3068. 
 3069. 
 3070. 
 3071. 
 3072. 
 3073. 
 3074. 
 3075. 
 3076. 
 3077. 
 3078. 
 3079. 
 3080. 
 3081. 
 3082. 
 3083. 
 3084. 
 3085. 
 3086. 
 3087. 
 3088. 
 3089. 
 3090. 
 3091. 
 3092. 
 3093. 
 3094. 
 3095. 
 3096. 
 3097. 
 3098. 
 3099. 
 3100.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3116. 
 3117. 
 3118. 
 3119. 
 3120. 
 3121. 
 3122. 
 3123. 
 3124. 
 3125. 
 3126. 
 3127. 
 3128. 
 3129. 
 3130. 
 3131. 
 3132. 
 3133. 
 3134. 
 3135. 
 3136. 
 3137. 
 3138. 
 3139. 
 3140. 
 3141. 
 3142. 
 3143. 

100. 卷一百 集說

書某氏傳
俚語曰諺。

東萊書傳
乃逸﹑縱逸自恣也。乃諺也。縱逸則所習者下。
委巷謠諺﹑常誦於口也。

尚書大傳
元祀代泰山。貢兩伯之樂焉。陽伯之樂。舞株離。其歌聲。
比余謠。名曰皙陽。儀伯之樂。舞鼚哉。其歌聲比大謠。
名曰南陽。中祀大交霍山。貢兩伯之樂焉。夏伯之樂。
舞謾彧。其歌聲比中謠。名曰初慮。羲伯之樂。舞將陽。
其歌聲比大謠。名曰朱于。秋祀柳穀華山。貢兩伯之樂焉。
秋伯之樂。舞蔡俶。其歌聲比小謠。名曰苓落。和伯之樂。
舞玄鶴。其歌聲比中謠。名曰歸來。幽都弘山祀。
貢兩伯之樂焉。冬伯之樂。舞齊落。曰縵縵。并論八音四會。

詩毛氏傳
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詩毛氏傳
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

詩鄭氏箋
我心憂君之行如此。故歌謠以寫我憂矣。

詩毛氏傳
歌者﹑比於琴瑟也。徒歌曰謠。徒擊鼓曰咢。

韓詩章句
有章句曰歌。無章曲曰謠。

朱子詩集傳
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
各言其情者也。

禮記
諺﹑俗語也。

左傳
童齔之子。未有念慮之感。而會成嬉戲之言。似若有馮者。
其言或中或否。博覽之士。能懼思人之人。兼而志之。
以為鑒戒。以為將來之驗。有益於世教。

左傳
諺﹑俗言也。

左傳
童齔之子。未有念慮之感。不解自為文辭。而群聚集會。
成此嬉遊遨戲之言。其言韻而有理。似若有神馮之者。
其言或中或否。不可常用。博覽之士。及能懼思之人。
兼而志之。以為鑒戒。以為將來之驗。有益於世教。
故書傳時有采用之者。

左傳
徒歌謂之謠。言無樂而空歌。其聲逍遙然也。

爾雅
徒歌謂之謠。

爾雅
謠﹑謂無絲之類﹑獨歌之。

爾雅
謠﹑聲消遙也。

廣雅
諺﹑傳也。

說文解字
謠﹑徒歌。從言﹑肉聲。

說文解字
缶部。謠﹑從缶﹑肉聲。然則此亦當曰肉聲無疑。
肉聲則在第三部。故繇即由字。音轉入第二部。
故謠﹑謠﹑繇﹑傜皆讀如遙。謠謠﹑古今字也。
謠行而謠廢矣。凡經傳多經改竄。僅有存者。
如漢五行志女童謠曰。【楌】弧萁服。篇韻皆曰。謠﹑與周切。
從也。此古音古義。

說文義證
徒歌也者。藝文類聚引作獨歌謂之謠。一切經音義二十。
爾雅﹑徒歌為謠。說文﹑獨歌也。又十五。說文﹑獨歌也。
爾雅﹑徒歌為謠。徒﹑空也。馥謂獨歌﹑謂一人空歌。
猶徒歌也。穆天子傳。西王母為天子謠。注云。徒歌曰謠。
尚書大傳。其歌聲比余謠。注云。徒歌謂之謠。釋樂。
徒歌謂之謠。孫炎曰。聲消搖也。詩。園有桃。我歌且謠。
傳云。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馥案。
傳意合樂者﹑謂有五聲八音也。徒歌者﹑空歌也。
徒﹑如爾雅暴虎徒搏﹑馮河徒涉之徒。大射儀。
僕人正徒相太師。注云。徒﹑空手也。襄二十五年左傳。
齊師徒歸。注云。徒﹑空也。正義引論語。不可徒行。
徒﹑猶空也。謂無車空行也。又案﹑晉語辨妖祥於謠。韋注。
行歌曰謠。丙之辰。【楌】弧箕服之類是也。漢書敘傳。
考遘愍以行謠。宋書樂志。周衰。有秦青者善謳。
而薛談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而辭歸。青餞之於郊。
乃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薜談遂留不去。
以卒其業。又有韓娥者。東之齊。至雝門。匱糧。
乃鬻歌假食。既而去。餘響繞梁。三日不絕。
故雝門之人善歌哭。效韓娥之遺聲。衛人王豹。處淇川。
善謳。河西之民皆化之。齊人綿駒。居高唐。善歌。
齊之右地。亦傳其業。前漢有虞公者善歌。能令梁上塵起。
若斯之類。並徒歌也。爾雅曰。徒歌曰謠。
馥案﹑此則以道路行歌為徒歌矣。徐鍇曰。
案今說文本皆言徒也。當言徒歌。必脫誤也。
馥案徐所謂徒也者。本是從也。戴侗曰。
徐本說文無謠字。謠﹑徒歌也。從言肉。唐本曰。謠﹑從也。
從言從肉。肉﹑亦聲。謠﹑徒歌也。
馥據此知本書別有謠為徒歌。謠訓從玉篇廣韻並同本書。
繇﹑隨從也。從言肉者﹑當為肉聲。徐鍇以聲字為誤。
非也。謠﹑古讀若由。與肉聲近。當有聲字。唐本云。
肉亦聲。不應有亦字。

說文解字
諺﹑傳諺也。從言﹑彥聲。

說文解字
諺傳疊韻。傳言者﹑古語也。古字從十口。識前言。
凡經傳所稱之諺。無非前代故訓。而宋人作注。
乃以俗語俗論當之。誤矣。玄應引此下。有謂傳世常言也。
蓋庾儼默住。按此與尚書乃逸乃喭。論語由也喭。
皆訓昄喭者各字。衛包改尚書之喭為諺。大誤。

說文義證
一切經音義二十引爾雅。徒歌為謠。說文﹑獨歌也。
又十五云。說文。謠﹑獨歌也。爾雅。徒歌為謠是也。
徒﹑空也。戴侗云。徐本說文無謠字。謠﹑徒歌也。
唐本。謠﹑從也。謠﹑徒歌也。

說文長箋
傳言者﹑一時民風土論議也。故從彥言。若鄙俚淫僻之詞。
何諺之有。觀彥言而可以知寓教語文矣。或作喭。
蓋唁弔之喭改作也。與諺遠矣。

古音附錄
李尋傳。繇﹑俗。則繇與謠通。

古音攷附錄
夫歌本韻語也。但古今音不同。不知古引以今音讀。
則齟齬弗諧﹑非韻矣。

毛詩古音考自序
左國易象。離騷除詞。秦碑漢賦。以至上古歌謠箴銘贊誦。
往往韻與詩合。實古音之證也。或謂三百篇﹑詩辭之祖。
後有作者。規而韻之耳。不知魏晉之世。古音頗存。
至隋唐澌盡矣。唐宋名儒。博學好古。間用古韻。
以炫異耀奇。則誠有之。若讀垤為姪。以與日韻。堯誡也。
讀明為芒。以與良韻。皋陶歌也。是皆前於詩者。夫又何放。
且讀皮為婆。宋役人謳也。讀丘為欺。齊嬰兒語也。
讀戶為甫。楚民間謠也。讀裘為基。魯朱儒謔也。讀作為詛。
蜀百姓辭也。讀口為苦。漢白渠誦也。又家姑讀也。
秦夫人之占。懷回讀也。魯聲伯之夢。祈斤讀也。
晉滅虢之徵。瓜孤讀也。衛良夫之譟。彼其閭巷贊毀之間。
夢寐卜筮之頃。何暇屑屑模擬。若後世吟詩者之限韻耶。

漢書五行志
傳曰。言之不從。是謂不艾。時則有詩妖。言之不從。
從﹑順也。是謂不乂。乂﹑治也。言上號令。不順民心。
則怨謗之氣。發於歌謠。故有詩妖。

漢書藝文志
小說者流。其源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
道德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有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之滅也。
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
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漢書五行志
諺﹑俗所傳言也。

後漢書郅壽傳
聖王闢四門。開四聰。立敢諫之旗。聽歌謠于路。

後漢書羊續傳
羊續為南陽太守。當入郡界。乃羸服間行。侍童子一人。
觀歷縣邑。採問風謠。然後乃進。

後漢書劉陶傳
司徒東海陳耽以忠正稱。歷位三司。光和五年。
詔公卿以謠言舉刺史二千石為民蠹害者。
時太尉許戫﹑司空張濟﹑承望內官。受取貨賄。
其宦者子弟賓客。雖貪汙穢濁。皆不敢問。
而虛糾邊遠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人詣闕陳訴。
糾與議郎曹操上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
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其言忠切。帝以讓戫濟。
由是諸坐謠言徵者悉拜議郎。宦官怨之。遂誣陷耽。死獄中。

後漢書蔡邕傳
蔡邕上封事曰。
夫司隸校尉﹑諸州刺史﹑所以督察姦枉﹑分別白黑者也。
五年制書議遣八使。又令三公謠言奏事。
是時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憂悸失色。未詳斯議。
所因寢息。昔劉向奏曰。夫執狐疑之計者。開群枉之門。
養不斷之慮者。來讒邪之口。今始聞善政。旋復變易。
足令海內。測度朝政。宜追定八使。糾舉非法。更選忠清。
平章賞罰。三公歲盡。差其殿最。
使吏知奉公之福﹑營私之禍。則眾災之原。庶可塞矣。

後漢書范滂傳
范滂復為太尉黃瓊所辟。後詔三府掾屬舉謠言。
滂奉刺史二千石權豪之黨二十餘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
疑有私。故滂對曰。臣之所舉。自非叨穢姦暴。深為民害。
豈以汙簡札哉。間以會日迫促。故先舉所急。其未審者。
方更參實。臣聞農夫出草。嘉穀必茂。忠臣除姦。王道以清。
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戳。吏不能詰。

後漢書李郃傳
和帝分遣使者﹑各至州縣觀採風謠。

三國志魏武帝紀注
靈帝詔書﹑敕三府舉奏州縣政理無效﹑民為作謠言者﹑
免罷之。三公傾邪。皆希世見用。貨賂並行。強者為怨。
不見舉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毀。太祖知不可匡正。
遂不復獻言。

晉書天文志
凡五星盈縮失位。其精降於地為人。熒惑降為童兒。
歌謠嬉戲。吉凶之應。隨其眾告。

晉書樂志
凡樂章古辭。今之存者。
並漢世街陌謠謳﹑江南可採蓮﹑烏生子﹑白頭吟之屬也。
吳歌雜曲。並出江南。東晉以來。稍有增廣。

宋書樂志
夫喜怒哀樂之情。好得惡失之性。不學而能。
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怒則爭鬥。喜則詠歌。
夫哥者﹑固樂之始也。爾雅曰。徒歌曰謠。

宋書戴法興傳
廢帝即位。未親萬機。凡詔敕施為。悉決法興之手。
尚書中事無大小專斷之。帝所愛幸閹人華願兒。有盛寵。
賜與金帛無【笄】。法興常加裁減。願兒甚恨之。
帝常使願兒出入市里。察聽風謠。而道路之言。
謂法興為真天子。帝為【贗】天子。願兒因此告帝曰。外間云。
宮中有兩天子。官是一人。戴法興是一人。

魏書崔浩傳
初﹑姚興死之前歲也。太史奏。熒惑在匏瓜星中。
一夜忽然亡失。不知所在。或謂下入危亡之國。
將為童謠妖言。太宗聞之大驚。乃召諸碩儒十餘人。
令與史官求其所詣。浩對曰。案春秋左氏傳說。神降于莘。
其至之日。各以其物祭也。請以日辰推之。庚午之夕。
辛未之朝。天有陰雲。熒惑之亡。當在此二日之內。
庚之與未。皆主於秦。辛為西夷。今姚興據咸陽。
是熒惑入秦矣。諸人皆作色曰。天上失星。安能知其所詣。
而妄說無徵之言。浩笑而不應。後八十餘日。
熒惑果出於東井。留守盤旋。童謠訛言。國內諠擾。
於是諸人皆服。曰﹑非所及也。

魏書禮志
晉博士許猛解三驗曰。案黍離麥秀之歌。小雅曰。君子作歌。
惟以告哀。魏詩曰。心之憂矣。我歌且謠。若斯之類。
豈可謂之金石之樂哉。是以徒歌謂之謠。徒吹謂之和。記曰。
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毛謂之樂。

北史崔挺傳
崔挺拜光州刺史。風化大行。及車駕幸兗州。召挺赴行在所。
復還州。及散騎常侍張彝巡行風俗。謂曰。彝受使巡方。
採察謠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

隋書經籍
小說者﹑街說巷語之說也。傳載輿人之誦。詩美詢于芻蕘。
古者聖人在上。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
士傳言。而庶人謗。孟春徇木鐸。以求歌謠。巡省觀人詩。
以知風俗。過則正之。失則改之。道德塗說。靡不畢紀。
周官誦訓掌道方志。以詔觀事。掌道方慝。以詔辟忌。
以知地俗。而職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與其上下之志誦。
四方之傳道。而觀衣物是也。孔子曰。雖小道。
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

通鑑
漢孝平皇帝紀下。元始四年二月。遣太僕王惲等八人。
各置副假節。分行天下。覽觀風俗。五年夏四月。
王惲等八人使行風俗還。言天下風俗齊同。
作為郡國造歌謠頌功德。凡三萬言。

國語
風聽臚言於市。辨妖祥於謠。

國語
行歌曰謠。

國語
諺﹑俗之善謠也。

東朝錄
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上親擇二十四人為采訪使。以觀風謠。
給事華亭徐思勉亦與焉。

漢官儀
三公聽採長史臧否。人所疾苦。還條奏之。是為舉謠言者也。
頃者舉謠言。掾屬令史都會殿上。主者大言州郡行狀。
云何善者﹑同聲稱之。不善者﹑默爾銜枚。

漢碑錄文
君諱熊。字猛陽。廣陵海西人也。吏民愛若慈父。畏若神明。
相與採摭謠言。刊石旌【】。

史通
蓋語曰。不作無益害有益。至如史氏所書。固當以正為主。
是以虞帝思理。夏后失御。尚書載其元首禽荒之歌。
鄭莊至孝。晉獻不明。春秋錄其大隧狐裘之什。其理讜而切。
其文簡而要。足以懲惡勸善。觀風察俗者矣。

史通
尋夫戰國已前。其言皆可諷詠。非但筆削所致。
良用體質素美。何以覈諸。至如鶉賁鴝鵒。童豎之謠也。
山木輔車。時俗之諺也。皤腹棄甲。城者之謳也。原田是謀。
輿人之誦也。斯皆芻詞鄙句。猶能溫潤若此。
況乎束帶立朝之士。加以多聞博古之說者哉。則知時人出言。
史官入記。雖有討論潤色。終不失其梗概者也。

史通
夫論成敗者。固當以人事為主。必推命而言。則其理悖矣。
蓋周之季也。由幽王之惑褒姒。魯之逐也。由稠父之違子家。
然則【楌】弧箕服。章于宣厲之年。徵褰與襦。顯自文成之世。
惡名早。天孽難逃。

史通
古往今來。名目各異。區分壤隔。稱謂不同。所以晉楚方言。
齊魯俗語。六經諸子。載之多矣。

空同子
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
惟君子而後知樂。空同子曰。聲言直。音言曲。樂言律。
直者﹑單而粗者也。曲者﹑方而文者也。律者﹑比而諧者也。
人人能謠。如今里巷之詞曲。不學而能之。疾徐高下。
皆板眼。所謂知音也。及問其出某呂某律。孰宮孰商。
則不知也。故曰。惟君子而後知樂。

農田餘話
世俗占候雨晴。惟甲子﹑壬子﹑甲申﹑甲寅四日頗可憑。
此外俗說占測水旱豐歉。未甚可稽。伯翔陸先生。
嘗田家五行志若千卷。專述田家俗談。
為農家占候一家之書。率多可驗。

長者言
捏造歌謠。不惟不當作。亦不當聽。徒損心術。長浮風耳。
若一聽之。則清淨心田中。亦下一不淨種子矣。

困學紀聞
曹氏論詩云。詩之作本於人情。自生民以來則然。
太始天皇之策。包羲罔罟之章。葛天之八闋。康衢之民謠。

困學雞聞
崔駰西巡頌曰。唐虞之世。樵夫牧豎。擊轅中韶。感於和也。
班固集﹑擊轅相杵。亦是樂也。曹子建書﹑擊轅之歌。
有應風雅。柳子厚云﹑擊轅拊缶。宋景文云﹑壤翁轅童。
皆本於崔班。

古今事物考
孟子曰。天下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是謳在禹已有之也。
列子曰。堯微服游康衢。聞童謠。謠之起。自堯時然也。

丹鉛總錄
爾雅曰。徒歌曰謠。說文。謠作謠。注云。謠從肉言。
今案徒歌者。謂不用絲竹相和也。肉言歌者。人聲也。
出自胸臆。故曰肉言。童子歌曰童謠。以其言出自胸臆。
不由人教也。晉孟嘉曰。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唐人謂徒歌曰肉聲。即說文肉言之義也。

丹鉛雜錄
古文自變隸。其法已錯亂。後轉為楷字愈訛。殆不可考。
如云有口為吳。無口為天。吳字本從口從矢。非從天也。
後世謬從楷法言之。予嘗戲謂吳元濟之亂。
童謠有小兒天上口之讖。又如董卓為千里艸﹑十日卜。
王恭為黃頭小人。皆今世俗字。非古文也。
史為童謠乃熒惑星為小兒造謠。審如此。熒惑亦不識古文乎。
蘇易簡云。神不能神隨時之態。

書傳正誤
古年有諺語。有謠語。有讖語。有諧語。有譏語。有讔語。
語意不同。其跡易混。諺語如大學故諺﹑孟子夏諺是也。
謠語如【楌】弧箕服﹑實亡周國之類是也。
讖語如亡秦者胡﹑劉氏復起﹑李氏當王之類是也。
諧語如優孟諷漆城﹑優旃諫葬馬之類是也。
譏語如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之類是也。
讔語日麥麴庚癸之類是也。楊升菴作古今諺古今謠似矣。
然諺中雜謠雜於諺也。謠中雜讖。
如論語比考讖﹑天監誌公詩讖﹑陸法和書讖﹑讖而雜語謠也。
似當釐正。各從其類為六語。

日知錄
疆禦多懟。即上章所云疆禦之臣也。其心多所懟疾。
而獨窺人主之情。深居禁中。而好聞外事。
則假流言以中傷之。若二叔之流言以間周公是也。
夫不根之言。何地蔑有。以斛律光之舊將。
而有百升明月之謠。以裴度之元勳。而有坦腹小兒之誦。
所謂流言以對者也。如此則寇賊生乎內。而怨詛興乎下矣。
卻宛之難進胙。莫不謗令尹。所謂侯作侯祝者也。
孔氏疏采苓曰。讒言之起。由君數問小事於小人也。
可不慎哉。

陔餘叢考
漢人諺語。多七字成句。大率以第四字與第七字協韻。
此亦一禮也。俱就其人姓氏之韻。而以品題語協之。
亦一時風氣然也。

論衡
性自然。氣自成。與夫童謠口自言無以異也。當童之謠也。
不知所授。口自言之。口自言。文自成。或為之也。

青箱雜記
謠讖之語。在洪範五行。謂之詩妖。言不從之罰。
前世多有之。而近世亦有焉。

楊氏萬里獨醒雜志序
古者有亡書。無亡言。南人之言。孔子取之。夏諺之言。
晏子誦焉。南北異地。夏周殊時。而其言猶傳。
未必垂之策書也。口傳焉而已。雖然書又可廢乎。
書存則人誦。人誦則言存。言存則書可亡而不亡矣。
書與言其交相存者歟。

逌旃瑣言
古有采風之使。正觀其所尚。將以反正。端士細。振民風。
今聞小有才者。口肆雌黃。形變白黑。其可怪也。
至如近郡有云。某人傘。某人剷。某人輦。某人扁。
妄肆譏評。殊無忌憚。風靡俗偷。
御史提學﹑有觀風督教之責。其尚重懲之哉。

公餘日鈔
村社占年之說。自古有之。如雨旱驗生草。如麻麥驗雪。
往往無爽。有不待求之天文書者。蓋耆舊之在鄉井。閱世久。
歷時多。觀化廣。見事熟。必有所試而云。言非孟浪也。

鈍吟雜錄
春秋左氏傳﹑國語所載歌謠。皆詩也。但不協於絃奏。
不施於禮。詩人所不收。後人撰詩集。乃并取之。
然未為失也。

鈍吟雜錄
嚴滄浪云。有一句之歌。注云。漢書枹鼓不鳴﹑董少年。
又漢童謠。千乘萬騎上北邙。案漢書。董少平不作董少年。
鳴平是韻。二句之歌也。又云。侯非侯。王非王。
千乘萬騎上北邙。是三句。不是一句。

潛確類書
張衡云。熒惑為執法之星。其精為風伯之師。
或兒童歌謠嬉戲。

拾遺記
何休木訥多智。三墳五典。陰陽算術。河洛讖緯。
及遠年古諺。歷代圖籍。莫不咸誦也。

語言談
言有下流之言。如暴棄謗傷之類是已。有市井之言。
如炎涼貨利之類是已。有荒唐之言。如浮游不根之類是已。
然芻蕘之言。狂夫之言。又君子所德而察者。芻蕘與狂夫。
非下流市井之謂也。有理寓焉。如孺子之歌。夏諺之類是已。

阮氏常生恆言錄序
嘉定錢竹汀先生恆言錄。首尾完善。家君因以授常生。
且誨曰。學者實事求是。一物不知。當引為己恥。
常生謹受卒業。因思北海鄭君。網羅眾家。括囊大典。
至其箋詩願言則嚏。則曰。俗人嚏云人道我。
注禮夏后氏以楬豆。則曰。齊人謂無髮為禿楬。蓋楬即【鬁】。
而嚏則今人猶然。自服子慎通俗之文不傳。此道幾於絕響。
非先生孰克成之。

抱朴子內篇
狂夫童謠。聖人所擇。芻蕘之言。或不可遺。采崶采菲。
無以下體。

抱朴子外篇
古人詢于芻蕘。博採童謠。狂夫之言。猶在擇焉。

文心雕龍
又蠶蟹鄙諺。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載於禮典。
故知諧辭讔言。亦無棄矣。

文心雕龍
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廛路淺言。
有實無華。鄒穆公云。囊漏儲中。皆其類也。太誓曰。
古人有言。牝雞無晨。大雅云。人亦有言。惟憂用老。
並上古遺諺。詩書所引者也。至於陳琳諫辭稱掩目捕雀。
潘岳哀辭稱掌珠伉儷。並引俗說而為文辭者也。夫文辭鄙俚。
莫過於諺。而聖賢詩書。採以為談。況踰於此。豈可忽哉。

離騷
謠諑﹑猶毀譖也。

劉歆與楊雄索方言書
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
求代語童謠歌戲。

阮籍樂論
歌謠者﹑詠先王之德。頫仰者﹑習先王之容。

元氏稹樂府古題序
操﹑引﹑謠﹑謳﹑歌﹑曲﹑詞﹑調﹑八名而又別。
其在琴瑟者為操﹑引。採民甿者為謳﹑謠。
備曲度者總謂之歌﹑曲﹑詞﹑調。斯皆由樂以定詞。
非選詞以配樂也。
詩﹑行﹑詠﹑吟﹑題﹑怨﹑歎﹑章﹑篇﹑九名。
蓋選詞以定樂。非由樂以定詞也。

劉敞論災變疏
臣伏以聖王。所甚畏事者莫如天。所甚聽用者莫如民。
是故觀天意於災祥。察民情於謠俗。因災祥以求治之得失。
原謠俗以知政之善否。誠少留意。則皆燦然矣。
前古賢聖之君。莫不循此以導其下。忠信之臣。
莫不緣此以諷此上。上下相飭。而自天祐之。

東坡集
孫卿子有韻語者。其言鄙近。多云成相。莫曉其義。
前漢藝文志詩賦類中。有成相雜詞十一篇。
則成相者﹑蓋言謳謠之名乎。疑所謂鄰有喪舂不相者。
又樂記云。治亂以相輔也。亦恐由此得名。當更細考之。

朱子文集
凡言風者﹑皆民間歌謠。採詩者得之。而聖人因以為樂。
以見風化流行。淪肌浹髓。而發於聲氣者如此。其謂之風。
正以其自然而然。如風之動物而成聲耳。

抱經堂文集
禮樂本諸天地。與生俱生者也。上古之世。
禮質則樂亦質。蕢桴土鼓。安必無詩。文字未興。
流傳不廣。其萬一傳者。如古孝子斷竹之歌。
不得等諸皇娥帝子﹑亦謂出自後人之偽撰也。陳詩觀風。
當與納賈觀好惡一例。百貨在市。而貴賤殊焉。風詩流傳。
而取舍別無目之人。而令其行閭里以採聽歌謠。
其事之不便至易明矣。且閭里之謠。徒歌而已。
不能皆以入樂。假如凡值所採。悉播於樂。
舊者肄在樂官而不去。新者被之管絃而日增。
力疲而亦有所不給矣。

樂府詩集
言者﹑心之聲也。歌者﹑聲之文也。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歌之為言也。
長言之也。夫欲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
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此歌之善也。
梁元章纂要曰。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艷。浮歌曰哇。
振旅而歌曰凱歌。堂上奏樂而歌曰登歌。亦曰升歌。
故歌曲有陽陵﹑白露﹑朝日﹑魚麗﹑白水﹑白雪﹑江南﹑
陽春﹑淮南﹑駕辯﹑淥水﹑陽阿﹑採菱﹑下里巴人。
又有長歌﹑短歌﹑雅歌﹑緩歌﹑浩歌﹑放歌﹑怨歌﹑
勞歌等行。漢世有相和歌。本出街陌謳謠。而吳歌雜曲。
始亦徒歌。復有但歌四曲。亦出自漢世。無弦節作伎。
最先一人作。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時有宋容華者。
清徹好聲。善唱此曲。當時特妙。自晉已後。不復傳。遂絕。
凡歌有因地而作者。京兆﹑邯鄲歌之類是也。有因人而作者。
孺子﹑才人歌之類是也。有傷時而作者。
微子麥秀歌之類是也。有寓意而作者。張衡同聲歌之類是也。
甯戚以困而歌。項籍以窮而歌。屈原以愁而歌。
卞和以怨而歌。雖所遇不同。至於發乎其情則一也。
歷世以來。歌謳雜出。今並採錄。且以謠讖繫其末云。

全唐文
近日奸險之徒。多造無名文狀。或張懸文榜。或譔造童謠。
此為弊源。合處極法。

珊瑚鉤詩話
猗歟抑揚。永言謂之歌。非鼓非鐘。徒歌謂之謠。品秩先後。
序而推之。謂之引。聲音雜比。高下短長。謂之曲。
吁嗟慨歌。悲憂深思。謂之吟。

白石道人詩說
守法度曰詩。載始末曰引。體如行書曰行。放情曰歌。
兼之曰歌行。悲如蛩螿曰吟。通乎俚俗曰謠。委曲盡情曰曲。

沈氏洵韻語陽秋序
言與事乖。事與理違。則雖記言之史。如書之武成。
或謂不可盡信。質於事而合。揆之理而然。則雖閭巷之談。
童稚之謠。或足傳信于後世。而況文士之詞章哉。

懷麓堂詩話
古歌辭貴簡短遠。大風歌止三句。易水歌止二句。
其感激悲壯。語短而意益長。彈鋏歌止一句。
亦自有含悲飲恨之意。後世窮技。極力愈多。而愈不及。

詩藪內篇
漢樂府雜詩。自郊祀鐃歌﹑李陵﹑蘇武外。大率里巷風謠。
如上古擊壤﹑南山。矢口成言。絕無文飾。故渾朴真至。
獨擅古今。晉五言短什。雜出閭巷閻閨閣之口。句格音響。
尚有漢風。若子夜﹑前溪﹑歡聞﹑團扇等作。雖語極淫靡。
而調存古質。至其用意之工。傳情之婉。有唐人竭精殫力。
不能追步者。余嘗謂相和諸歌。後惟清商等絕。差可繼之。
若曰流曼不節。風雅罪人。則芻蕘之談。非所施於文事也。

詩籔外篇
漢藝文志有周歌詩二篇。又周歌詩七十五篇。
周歌聲曲折七十五篇。又河南周歌詩七篇。
河南周歌聲曲折七篇。以上五家。與燕代諸歌詩並列。
以為漢時周地風謠耳。及觀顏師古黃公書注。以秦例之。
乃知周歌謠漢尚數家。不止三百也。然隻語不可得見。惜哉。
注云。班志有秦歌詩二家。顏注。黃公作秦時歌詩。
則周為周時審矣。第非必風雅。蓋民謠之類。否則注之誤也。

靜志居詩話
昔漢孝武立樂府。采歌謠。班孟堅謂代趙之謳。秦楚之風。
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可以觀風俗。知薄厚。
故郭茂倩編樂府詩集。雜謠歌辭。包括無遺。余特仿其例。
摭采附於卷末。惟夫童謠輿誦。及田家雜占。未嘗師法古人。
出於天地自然之音。世治之污隆。人村之邪正。
莫不一本好惡之公。所謂詩可以觀者是已。繹逐燕之旨。
知革除本自皇衷。諷雨帝之言。信奪門元非人事。苟察于耳。
介葛盧之於牛。丌師翁偉之於馬。公冶長之於鳥。
猶將欣然遇之。載諸篇籍。
矧無戾於春女之思﹑秋士之悲者乎。年來史局雖開。
汗青無日。留此以俟僎五行志循吏者採擇焉。

爰園詞論
詞於不朽之業為小乘。然溯其源流。咸自鴻濛上古而來。
如億兆黔首。皆神聖裔矣。惟閭巷歌謠。即古歌謠。
古可入樂府。而今不可入詩餘者。古拙而今佻。古朴而今俚。
古渾涵而今率露也。

古今諺
論語云。由也諺。諺俗論也。或作喭。又作唁。劉勰曰。
諺﹑喭﹑唁同一字。諺者﹑直語也。廛路淺言。有質無華。
喪言不文。古弔亦稱唁。劉子新論。子游裼裘而諺。
曾子指揮而哂。是諺與唁同也。

古今諺
諺語云。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
言冬至後寒風吹籬有聲如觱栗也。合於莊子萬竅怒號之說。
而可以為豳風一之日觱發之解矣。賈人之鐸﹑可以諧黃鐘。
田夫之諺﹑而契周公之詩。信乎六律之音。出於天籟。
五性之文。發於天章。有不待思索勉強者。此非自然之詩乎。

古今諺古今風謠
古今諺及古今風謠。乃升菴在滇採集諸書諺語。以嬉目遣懷。
非書也。其孫刻之。焦氏因之。遂有單行本。
其書始於黃帝。其首三條。則焦氏所附錄。先生論諺語。
而後人添入壓卷者也。今仍之。按賈氏引黃地語。
乃巾几銘﹑孔甲盤盂書也。不可謂之諺。
意者先生謂諺語所由起。故以之弁首乎。

古諺閒譚
余自幼時。即嘗聞里巷之辭。心切韙之。而苦不甚記憶。
及閱劉舍人文心雕龍云。諺者﹑直語也。廛路淺言。
文辭鄙俚。有實無華。莫過於諺。殆與芻蕘無以異也。
然考上古之世。如鄒穆公云﹑囊漏儲中。
陳琳諫詞﹑掩目捕雀。並屬遺諺。先民多以為文者直。
可與經史相證明。採為譚說。作為箴戒。奚可忽乎。丁巳。
余自邗上舍姪賓谷都轉署中言歸。於今十載。
耽索居味道之樂。時取古人經籍文辭研覃。無間昕夕。
繇夏商周以及左國兩漢三唐宋代諸書。反覆詳玩。略領其致。
其間有攝於諺語者。即拾側理錄之。以免遺忘。
因思蠶蟹貍首。為弔喪之一體。鱗身狗尾。亦歌詠以成文。
迺綴其類編【集】。都為四卷。曰古諺閒談。

通俗編
語有見於經傳。學士大夫所不習。而蕘童灶妾口常及之。
若中古以還。載籍極博。抑又繁不勝舉矣。蓋方言流注。
或每變而移其初。而人情尤忽于所近也。
余友晴江翟氏﹑山舟梁氏。咸博學而精心。山舟在南中。
常出所直語類錄示余。余歎以為善。比來都門。
復見晴江手輯通俗編。則勾稽證釋。視山舟詳數倍焉。
二君種業樹文。兼綜細大。故未易伯仲。然山舟鍵戶端居。
讀書之外。罕與人事接。其所錄在約舉義例。而不求其多。
晴江則往來南北十許年。五方風土。靡所不涉。
車塵間未嘗一日廢書。墜文軼事。殫見洽聞。溢其餘能。
以及乎此。宜其積累宏富。考據精詳。而條貫罔不備也。
世人務為夸毗。遇所不知。輒曰吾何為而屑此。
以視二君之稽古多獲。而猶不怠棄庸近。
用知善學者誠有恥于一物。必無使于余。而近與山舟為密。
余故序其書。并為兩家置騎者如此。

通俗編
古諺之通行今俗者。前卷各收錄。或不習于俗人之口。
而雅人猶以為常談。則更彙識于此。
其見經﹑及雖雅人不復稱者。不盡識也。

通俗編
古籍之語。今多有祖其意而變其文者。雖極雅俗之殊。
而淵源猶可溯也。

直齋書錄
續釋常談二十卷。秘書丞龔頤正養撰。昔有釋常談一書。
不名氏。家藏亦闕此書。今故以續稱。凡常言俗語。
皆注其所出。

浙江採集遣書
俗語一冊。右書乃考訂俗語之原本經傳者。
又記各書所載方言。注其出處。

浙江採集遣書
檇李詩繫四十一卷。沈素友輯。附謠諺一卷。

四庫全書提要
古今諺一卷。宋周守忠撰。是編前有自序。稱略以所披之編。
採摘古今俗語。又得近時常語。雖鄙俚之詞。亦有激諭之理。
漫錄成集。名古今諺。古諺多本史傳。今諺則鄙俚者多矣。

四庫全書提要
古今諺二卷。古今風謠二卷。明楊慎編。是書採錄古今謠諺。
各為一編。然賈子及太公兵法引黃帝語。自屬巾机銘之遺文。
或列子所謂黃帝書者。不得謂之為諺。且是書成於嘉靖癸卯。
即載正德嘉靖時諺。然則慎自造數語。亦可入之矣。
此蓋久居戍所。借編錄以遣歲月。不足以言書。
其孫宗吾誤刻之耳。

四庫全書提要
六語三十卷。明郭子章編。是編凡謠語七卷。諺語七卷。
讔語二卷。讖語六卷。譏語一卷。諧語七卷。
皆雜採諸書為之。頗足以資談柄。而所錄明代近事。
往往猥雜。蓋嗜博之過。失於翦裁也。

四庫全書提要
樂府詩集一百卷。宋郭茂倩撰。是集總括歷代樂府。
上起陶唐。下迄五代。凡郊廟歌詞十二卷。燕射歌詞三卷。
鼓吹曲詞五卷。橫吹曲詞五卷。相和歌詞十八卷。
清商曲詞八卷。舞曲歌詞五卷。琴曲歌詞四卷。
雜曲歌詞十八卷。近代曲詞四卷。雜謠歌詞七卷。
新樂府詞十一卷。

四庫全書提要
古樂府十卷。元左克明編。是書錄古樂府詞。分為八類。
曰古歌謠。曰鼓吹曲。曰橫吹曲。曰相和曲。曰清商曲。
曰舞曲。曰琴曲。曰雜曲。自序謂﹑冠以古歌謠詞者。
貴其發乎自然。終以雜曲者。其漸流於新聲。
又謂風化日移。繁音日滋。懼乎此聲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
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陳隋。截然獨以為宗。雖獲罪世之君子。
無所逃焉云云。當元之季。楊維楨以工為樂府。傾動一時。
其體務造恢奇。無復舊格。克明此論。其為維楨而發乎。

四庫全書提要
風雅翼十四卷。元劉履編。是編首為選詩補註八卷。
取文選各詩。刪補訓釋。大抵本之五臣舊註﹑曾原演義。
而各斷以己意。次為選詩補遺二卷。
取古歌謠詞之散見於傳記諸子及樂府詩集者。選錄四十二首。
以補文選之闕。次為選詩續編四卷。
取唐宋以來諸家詩詞之近古者一百五十九首。以為文選嗣音。

四庫全書提要
詩所五十六卷。明臧懋循編。
初﹑臨朐馮惟訥輯上古至三代諸詩為風雅廣逸。
後又益以漢魏迄於陳隋諸詩。總名曰古詩紀。懋循是編。
實據惟訥之書為稿本。惟訥書以詩隸人。以人隸代。
源流本末。開卷燦然。懋循無所見長。遂取其書而割裂之。
分二十有三門。曰郊祀歌辭。曰廟祝歌辭。曰燕射歌辭。
曰鼓吹曲辭。曰橫吹曲辭。曰相和歌辭。曰清商曲辭。
曰舞曲歌辭。曰琴曲歌辭。曰古歌辭。曰雜曲歌辭。
曰雜歌謠辭。曰古語古諺。曰古雜詩。曰四言古詩。
曰五言古詩。曰六言古詩。曰七言古詩。曰雜言古詩。
曰騷體古詩。曰闕文。曰璇璣圖詩。曰雜歌詩。曰補遺。

四庫全書提要
古詩解二十四卷。明唐汝諤撰。其兄汝詢有唐詩解。
故此以古詩配之。其注釋體例略同。
惟唐詩解以五七言分古今體。此則分為五類。曰古歌謠辭。
曰古逸雜編。曰漢歌謠辭。曰樂府。曰詩。